10月7日
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发布文章
《山花烂漫时,就是最美的人间——
“襄阳张桂梅”12年送500余名孩子走出大山》
文章的主人公叫杨海琴
今年39岁,是南漳县薛坪镇初级中学副校长
也是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2009届硕士研究生

绽放于大山——青春无悔
1985年,杨海琴出生于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辽瓦村,2002年,杨海琴考入湖北文理学院,主修体育教育专业。她在学业上努力进取,并于四年后顺利考取武汉体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09年9月,杨海琴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毕业。2012年,她考入南漳县李庙镇初级中学,一年后调入南漳县薛坪镇初级中学,后经人介绍与南漳县薛坪镇中心小学教师尹忠炬结婚。
夫妻双双献身于山区教育,这本该是一个伟大又幸福的故事。但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11月,尹忠炬罹患直肠癌,而此时的杨海琴才刚刚怀孕3个月。2016年,尹忠炬不幸离世,儿子松松仅1岁半。不久之后的2021年4月,杨海琴也被确诊乳腺癌。
在身心都艰难困苦的数十年里,杨海琴始终坚持站立在山区的三尺讲台上。“山花烂漫时,朵朵向阳开,就是我眼里最美的人间”。被问起是不是在山里呆一辈子时,她说:我只希望孩子们能靠努力走出大山。

耕耘于大山——用心从教
杨海琴说:“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是山里娃世世代代的梦想。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激励着我,我也想像张校长那样,给山里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作为一个体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杨海琴英语相对薄弱,且出生农村,说话有着较浓的乡音。为了掌握教学中的许多基础知识,杨海琴在晚上备课、批改作业之余,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摸索,经常探索到凌晨两三点。凭这股坚韧劲,她熟练掌握了音标基础知识,教学更是游刃有余。

杨海琴精心设计,把游戏、舞蹈、音乐融入英语和体育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生爱展示的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播撒于大山——以爱待人
杨海琴说:“我出生于大山之间,最知道山里娃、特别是女娃需要什么。我要教她们了解自己、珍爱自己,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独立于天地之间。”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杨海琴还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关爱山区的学生们。

15岁的翎翎是一名孤儿,曾在爷爷奶奶的劝说下,有了辍学、外出务工的心思。是杨海琴找到她,温柔地和她谈心,翎翎这才哭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上学……”
从此,杨海琴对翎翎多了一些偏爱,经常给她买学习用品、衣服鞋帽,叮嘱她“有事来找杨妈妈”。
在山区学校,有很多像翎翎一样的留守儿童、单亲孩子,他们早已把杨海琴当成“妈妈”。2021年,杨海琴在与病魔抗争7个月后,又坚强地回到讲台,孩子们把她紧紧抱住,在一声声“妈妈”的叫声中,杨海琴哭成了泪人。

收获于大山——传递希望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27岁到39岁,杨海琴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大山,将500余名山区孩子送出了大山。而她自己也成为了很多学生心中的榜样和方向。
杨海琴说:“作为一名老师,能力是有限的。看着他们一批一批地飞出大山,我很欣慰。如果他们能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力量会是巨大的。”

10多年前,张清影是杨海琴的学生,她英语成绩优异,中考考入襄阳五中,高考考入西藏大学。“从高中开始,我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做一名像杨老师那样的山区教师。”张清影说。她大二时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南漳县肖堰镇初级中学实习,今年通过考试成为南漳县峡口初级中学历史老师。
23岁的张琼花现就职于宁波市一家教育机构,她说:“在杨老师的影响下,我选择了师范院校。我想先在外面学一点真才实学,然后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20岁的朱丽丽现就读于湖北民族大学,她说:“我很想帮帮杨老师。”
无数个她们,就像当初的杨海琴一样,义无反顾地站上了讲台,学着老师的样子,去帮助更多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山花烂漫,朵朵向阳开
正如“公勇诚毅,学思辨行”的
武体校训那样
杨海琴以勇敢顽强的精神面对困难
以坚定不移的意志扎根山区
燃尽自己,提灯照世
只为点亮学生心中的火焰
照亮山区学子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