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钟老师

联系电话:027-87190325

关注微信公众号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武汉阿爸” 杨昌林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发布时间:2022-05-26 21:03 (阅读)

在武汉的藏族学生们都有一个武汉“阿爸”虽然西藏和武汉离得很远但学生和“阿爸”的心贴得很近。

2020年11月20日,武汉体育学院校友、武汉大学退休教师杨昌林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大会表彰了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

杨昌林家庭四十余年如一日关爱藏族学生,致力于为藏族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培育优秀人才。这些年来帮助过的学生达3万人次,将自己收入的近1/3用于这项事业,深受藏族学生的爱戴,被藏族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阿爸”。

杨昌林的一女一子大学毕业后也像老人当年一样,先后去了西藏工作。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仍留在杨昌林夫妇当年工作的阿里地区。女儿杨红梅援藏7年,2020年疫情期间为帮助滞汉藏族大学生贡献重要力量。



缘起:援藏十三年

1956年,杨昌林考入武汉体育学院,入校后他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每天早上杨昌林都会在袖口、裤腿绑上2斤重的沙袋,从晨练到学习甚至上厕所都不会摘下,只有在晚上睡前才会脱下。下雨天不能外出跑步锻炼,他就自己在宿舍楼内沿着楼梯上下跑20个来回,回到寝室再借助床板、门梁,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在校期间他通过马拉松一级运动员考试,获得学校5000米、10000米冠军,并打破学校10000米记录。1960年元月,杨昌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之后,杨昌林被选拔去湖北大学政治教师进修班学习毛主席著作长达一年。


毕业前夕,学校鼓励同学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开创一番事业。当大家举棋不定时,为数不多的七名党员纷纷报名,其中就有杨昌林。凭着过硬的体育专业、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杨昌林最终获得了援藏机会。圆梦当晚,杨昌林在日记里写到:“西藏西藏,强烈向往!去!去!去!生做西藏人,死做西藏鬼!”


1965年,杨昌林到达西藏昌都,先在“四清”工作,任组长、副队长。1967年调扎达任县委秘书,参加武工队和民主改革,任公社队长。1972年,组织把杨昌林调到阿里地直机关工作,参与组建阿里地区体委,担任体委干事兼田径、武术、体操教练。




1969年,杨昌林在阿里与藏族姑娘次仁德吉相爱成家了,也坚定了一辈子要扎根西藏的决心。而在两年前,他的两个好朋友、武汉体育学院退休教师向远清、蔡梅清已经在武体安了家。婚后不久,次仁德吉就怀孕了,为了避免孩子出生后不适应西藏高寒缺氧的自然气候,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向远清夫妇担起了照顾杨昌林孩子的重任。这一照顾就是八年,每年过年向远清都会给孩子们添身新衣服,也会找热心的何务强老师给孩子们拍照,寄给远在西藏的杨昌林夫妇,让他们了解孩子们的近况。

长时间在高寒缺氧地区高强度的工作,让杨昌林的身体严重透支,1976年杨昌林突患高原性心脏病,昏迷10多小时,野战医院紧急紧急,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地区副专员知道后,立即对杨昌林下命令,“老杨,你要下山治病,再也不要上山了!”

1978年,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限牵挂,杨昌林和次仁德吉调入武汉大学工作。到达武汉的第一天,杨昌林夫妇赶忙来到向远清家中,8岁的杨红兵死活不肯叫次仁德吉一声妈,只叫:“西藏阿姨。”“记得第一次与亲生父母见面,满屋子坐的都是人,我根本找不到谁是我的爸爸、妈妈。”杨红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和父母相认的尴尬场景。

决心:返汉建设“武汉之家”

没能实现自己在西藏干一辈子的誓言,杨昌林总觉得心里欠着什么。


调入武汉大学工作不久,杨昌林和妻子听说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的气候,全身长满疙瘩,又疼又痒,就千方百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消息一传开,武汉高校里的藏族学生就认定了这对“阿爸”和“阿妈”。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杨昌林家中陆续有了许多“新面孔”。从此,杨昌林夫妇把对西藏的怀念和深情转化为对藏族学生的关爱和培养上,每年新学期伊始,他们都要请来武汉高校读书的藏族孩子吃“迎新饭”;每逢周末和节日,藏族学生们还会以学校为单位,轮流来这里吃糌粑、喝酥油茶。


“他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对藏族同胞情深似海。”西藏日喀则萨嘎县检察院检察长尼玛次仁说。1991年夏,在武汉司法学校学习的他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杨昌林和爱人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精心照顾、喂汤、擦洗身子,在家做好营养饭菜送到医院,还鼓励他积极治疗,帮助他奇迹般地痊愈。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干部南木珍说,1996年她进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基础差、跟不上,杨老师夫妇帮助她转入中文专业。毕业时又帮她找资料复习,求职报考人行阿里支行并被录取。“他们的努力和关心,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让我成功地走向社会。”


  2005年,次仁德吉去世,藏族学生设立“德吉杯”,以此纪念无私刚毅的德吉老阿妈。古稀之年的杨昌林仍坚守着“武汉之家”,因为妻子嘱托他“‘家’不能散”。


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72岁的杨昌林被困在了湘西老家。他内心十分焦急,"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我必须回去看看!"于是,他辗转多次、两天两夜没合眼赶回了武汉,从藏历年三十到初七,将滞留在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里过年。


“藏族同学们遇到困难,阿爸都会热情帮助解决。”华中师范大学的吉吉介绍说,阿爸每年都坚持为武汉高校藏族学生举办各种联欢活动。2015年,武汉体育学院自发组织了湖北省高校2015级藏族新生的迎新晚会,来自湖北省各大高校的360多名藏大学生观看了演出。整场晚会饱含着藏族聚居区同学铿锵自信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绽放着青春与梦想的光芒。

“我没有算过这么多年来一共花了多少钱在孩子身上,大概工资的三分之一是有的吧。”36年来,杨昌林和次仁德吉帮助过的藏族学生达三万人次。


情深:接力打理“武汉之家”

如今已84岁高龄的杨昌林,体力精力都逐渐跟不上了。令人欣慰的是,女儿杨红梅从父母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杨红梅曾于1991年到1997年支援西藏,回汉后继续打理传承温馨的“武汉之家”,将父亲发起的武汉藏族大学生联欢活动延续至今,累计开展活动近30场。


2013年武汉高校一位藏族新生在人民医院动手术,杨红梅就买上营养品到医院去看望;2015年有位藏族女学生患上结核病,杨红梅下班后和父亲一起坐车赶到汉口结核病医院去看望这位女学生;2016年端午节杨红梅和父亲一起到同济医院看望从西藏山南来武汉做心脏手术的三位藏族小孩,并送去营养品和绿豆糕;2016年6月份得知武汉商学院的白马列珠(武汉墨脱支教队队长)在为暑假支教活动筹集资金,身为支部书记,杨红梅积极与图书馆第三支部的3位支委商量,助力墨脱支教事宜,为目前仍未通车的加拉沙乡小学共计捐书500多册,捐款1900元,新练习本200多本。

疫情期间,除了本职工作,杨红梅心中还挂念着因疫情滞留在武汉的藏族大学生。滞汉藏族学生群里一共有33人,分散在武汉各地。

为了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生活情况,杨红梅挨个打电话、发短信将他们“拉”过来,同时积极动员武汉各高校负责人投入工作,用两天不到的时间,统计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22所高校共1900余人的返藏学生情况,详细掌握身体状况及隔离措施,为西藏的疫情统计与防控贡献力量。经过不断地努力协调,杨红梅会同湖北省建藏援藏协会同事将一批爱心藏香囊送到武汉一线医院、西藏中学及滞留在汉的西藏学生家长手中,让他们身处异乡仍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杨红梅的弟弟杨红兵1992年入藏,至今在阿里地区工作,现任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措勤县委书记。在杨红兵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措勤县已于去年正式脱贫摘帽。

在杨昌林家,特殊的西藏情结已延伸影响到第三代。杨红梅夫妇都是援藏干部,他们的儿子昊昊出生8个月就被送到河北婆家抚养。直到孩子两岁半,一家人才在武汉团聚。 “因为爷爷、奶奶一心帮助在汉求学的藏族孩子,我和丈夫的工作也特别忙,无暇照顾孩子,所以昊昊打小就很自立,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红梅介绍,在母亲德吉病重的5天里,她都无法回家做饭,都是读小学的儿子一人做饭吃。“我们这个家庭,帮助藏族学生,让他们在内地感受到家的温暖,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学有所成,将来去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杨红梅说。

一家三代情牵西藏,儿女接力薪火相传。杨昌林一家倾心关爱帮助在汉藏族学生,深刻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一家亲的宝贵感情。他们用血脉亲情,用无私奉献,谱写着一曲民族大团结、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进步的颂歌。

向这个全国文明家庭致敬!


微信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